吉林省是全国重点林业省份之一。东部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全国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在整个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37.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822.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9%,活立木总蓄积98801万立方米。全省建有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44个,面积257.54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3个。建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57个,面积258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5个,省级22个。全省共有湿地面积172.8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102.5万公顷,人工湿地70.3万公顷。建有各级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56处,其中国家级重要湿地8处,向海、莫莫格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评为国际重要湿地。已查明野生植物种类3890种,占全国植物种类的13%,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16种。现有陆生野生动物445种,约占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种类的17.6%,其中列入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增加至115种,东北虎、东北豹、中华秋沙鸭、白鹤、东方白鹳、丹顶鹤、大鸨等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在国际濒危物种的抢救与保护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全省自上而下拥有一套完整的林业行政管理体系,设有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77个,国有林总场(保护中心)89个,乡镇林业工作站(乡镇涉林机构)680个,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90个,林木种苗管理站71个,野生动植物管理和救护机构122个,县级以上森林公安机构94个,各级林业科研单位8个,县级以上科技推广机构30个。作为国家重点林区,设有国有林业局18个。森林经营局4个。
经多年发展建设,全省已形成了以林下种植养殖、经济林培育、非木制品加工和森林旅游为主体的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截止2020年末,全省建成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180户,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869亿元。